“海归女博士辞百万年薪,开拖拉机种田年收入破亿”
“不敢小看早餐摊了!这个小镇,靠炸油条生意,一年挣回9个亿”
“美女辞掉万元月薪工作 扛麻袋收废品把日子过成诗”
“南阳一女子大学毕业回村养牛 年产值4000多万”
每逢毕业季,这样的新闻就多起来了!
相比较,以前看到的新闻是这样的。比如:石旺军在武汉卖烤红薯,他说去年秋天和冬天,一天卖100多斤,一个月赚一万多。在武汉做手机贴膜生意的赵周桥说,三年前最多一个月挣3万,现在做满30天,一个月挣1.5万。河南大学大三学生胡睿文,拿5000元压岁钱先进了一批箱包在网上销售,后又陆续上了鞋子、丝巾等,一年营业收入达到80万元!21岁的她已成为某护肤品网店4城总代理,月账面交易额近百万…有一种新闻,叫别人的贴膜,别人的烤红薯,别人的网店…(南方日报)
再来看一则相关新闻,2017年7月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选取宁波大学及浙江万里学院两所高校及30位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就业压力大的其中一大原因是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喜欢留在城市。调研显示,在你已经确定就业单位所在地的回答上,有22人(占73.3%)选择非省会城市,5人(占16.7%)选择省会城市,2人(占6.7%)选择直辖市,1人(占3.3%)选择县级市,没有人选择去乡村和农村就业。
尽管国家大力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比如2016年7月《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出台,高校毕业生来南京农业领域创业、就业,读大专、本科、研究生时的学费将全额“报销”。这不能不算好政策。
但很多大学生为什么还是不愿去农村?分析一下:
农村工业基础薄弱,企业几乎空白,对大学生来说可以就业的岗位很少,就是有部分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家族化成分较浓,大学生容易被排挤。再加上同学的鄙视。在学生中同样看不起去农村工作的同学,认为他们没有创劲,不能适应外面的复杂环境。
其次,跳“农门”的思想。农村学生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的辛劳可以说都是刻苦铭心的,农村在人的心目中就是处理“土”,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家人面子上过不去。农村学生好不容易通过靠上大学接触到外边的世界,其中承载着家人的荣耀和期盼,如果毕业再回农村,自己包括家人都脸面无光。如果在农村工作,当地农村的女孩也要往大城市跑,她们都未必肯嫁。
上大学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钱,有的家里是借钱供孩子上的大学,如果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当小贩或到农村当农民,那钱何时才能还上?一般人家供孩子上大学,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将来能“出人头地”。哪个父母希望孩子受穷呢?!如果让孩子大学毕业当小贩,莫不如开始就给孩子几万十几万块钱,让他去做小生意!
去年新华网有一篇评论,关于大学生就业如何不再“选择尴尬”?其中有一段评论是这样的:透过“就业难”的表象,我们要看到“择业难”的实质。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并不一定是工作难找,也不是岗位难求,可又奈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里想着挣高薪水,骨子里却没真本事。口口声声谈理想,内心还是图安逸。自己想做的挣钱少,工资不错的还嫌没有户口和编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工作能力还配不上“野心”,这样下去,工作难找的“尴尬症”不犯才怪!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怪圈: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学生抱怨找不到好的工作了,可是另外一方面用人单位,特别是产业界,又抱怨大学毕业生不好用,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工作经验;学生说我很委屈,没有机会实践;学生家长说我花了这么多钱,教育经费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可是最后没有多大的收获。政府部门也发现,我们现在产业升级,急需高端的人才,可是我们却面临着人才短缺。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满足学生的需要、不满足产业的需要,那就是失败的教育,就像一些公司出的产品消费者根本不需要一样,最后这样的公司是一定要关门、一定要破产的。从这个角度看,要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大学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才能避免千校一面、千生一面,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调节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到农村去就业的思路其实也未必不好,但如果鼓励大学生去农村,相关配套政策一定要跟上。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top/GuanDian/2018-03/54590.html,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