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11月14日上午,今年10月份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及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出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各线城市二手房住宅价格环比和同比全线下滑。环比降幅中,徐州降幅最大达到1.2%。北京、三亚、南昌等城市的环比降幅均超过1%。
统计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9%,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0.9%和0.9%。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二手住宅的同比降幅则更为明显,一线城市二手住宅同比平均降幅达到4.4%,较上月降幅继续扩大1.2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中,广州二手房价同比降幅最大,达到6.4%个百分点,上海、广州、深圳则分别为4.7%、3.4%和3.3%。
10月行情的亮点,依然靠少数城市的新房价格拉动。
其中,上海连续数月新房环比价格保持全国领跑的姿态,10月环比涨幅达到0.3%,居于全国首位。沈阳、乌鲁木齐和韶关则以0.2%的环比涨幅紧随其后。另外,杭州、合肥的新房环比也有0.1%的涨幅,和上述城市一道,是少数新房价格仍能保持环比上涨的样本。
新房同比价格方面,上海和杭州依然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其中上海新房价格同比涨幅仍能达到5.7%,居于全国前列。杭州则以4%的同比涨幅位居第二。
另外,乌鲁木齐、宜昌、合肥、南宁、成都等二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同比也有所上涨,表现较一线城市更为抢眼。
统计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持平。除了上海之外,北京、广州和深圳均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0.1%、0.8%和0.7%。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幅为0.4%,同样和上月持平。
新房价格同比方面,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还扩大0.1个百分点。同样,除了上海保持上涨之外,北京、广州和深圳同样悉数下滑,其中广州降幅最大,同比降幅达到4.2%。北京、深圳降幅分别为2%和2.6%。
另外,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与上月相同。
除了公布10月份全国70城房价之外,统计局还公布了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住宅投资5.6595亿元,下降13.8%。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5.293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5253亿平方米,下降9.7%。
房屋新开工面积4.9061亿平方米,下降19.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952万平方米,下降19.3%。
房屋竣工面积34861万平方米,下降16.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866万平方米,下降18.9%。
新房销售情况同样在下滑。统计显示,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万亿元,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4%。
截止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92万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结构因素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整个投资当中的占比比较高,房地产行业调整对投资增速的下拉作用比较明显,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之后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是增长的。
从公布的70城房价趋势来看,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高库存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库存去化周期超 20 个月的城市,受房企“以价换量”冲刺业绩影响,新房价格环比依然下行。
“一线核心板块企稳、二线内部分化、三四线整体承压的态势并未发生变化。”张波认为,11-12 月,随着政策托底力度加大、房企年底冲刺,市场预计还将呈现“量稳价弱、分化持续”的特征。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从今年1-10月的屋新开工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延续了下降的态势:“这种下行不仅是新房交易端转弱导致行业被动收缩的结果,更是主动为之,即积极推动房地产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型,通过上游供给端收缩来平衡下游供求关系以实现“止跌回稳”的新阶段,必须要严控增量。”
他认为行业体量经过4年的收缩,已经降至2009年以来的低位,已经进入探底、触底的阶段。从正常的折旧、住房改善等产生的新房需求来看,对比现在的新房交易数据,可谓跌无可跌。但市场之所以继续下跌,与市场自身动力有关。
“下一步,除了行业自身的调整,特别是上面讲的主动或被动的继续收缩,来平衡供求关系,来稳定全行业从供地、开发和销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激活内生动力,即跳出房地产来看房地产,从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等宏观基本面,来修复房地产发展的基础。”李宇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