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俞敏洪:中国教育越走越偏学了无数的道都没有真正找到方向

日期:2014年11月02日 18:34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作者:陈曦


10月31日,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上海爱乐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解放教育“互联网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现场,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做了一场关于教育“道”与“术”的主题演讲。

他认为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国民。

在讲到教育之术时,俞敏洪一直在强调教育应该拥抱移动互联网。他认为移动互联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透明性、共享性以及全球性。如果运用得当,中国任何地方的学生通过录课或直播系统,通过线上线下智能化学习,或者O2O结合的模式,都能够接受到世界和中国最先进的教育。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记者根据现场演讲整理的内容:

教育之道

大家都知道在一千多年前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实依然没有离开这三个定义,就是道、业、惑,我们要给学生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中国讲究“道”,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给“道”下了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琢磨、玄之又玄的定义。中国每一个领域都在寻找自己的“道”,中国古代从皇帝开始,所谓的遵循“天道”,定位天子,寻找一种永久的统治之道,既能保障自己的权力又能保证人民的幸福。在教育领域,我们一直在寻求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们的教育之道。

看看中国今天教育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们一代代为了非常狭隘的高考而奋斗,中国的教育到底未来走向何方?我们也能够隐约感到中国的教育越做越偏,越来越往技术方向走,往知识点方向走,往高考的高分方向走。

学了无数的道理,今天我们其实没有真正找到教育之道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今天不主谈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融入教育的正常工具或者说是最后改变了教育传授的方式,但是它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的道在什么地方?

说到教育之道的关系,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香港一位教授说,香港大学里商业气息太浓,十有五六是学会计、金融、法律;餐厅电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汇牌价,他认为这样很枯燥,不像北京大学显得特有文化。在北大你每次进校门必须先向保安回答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个我可以证明百分之一百是确实存在的,北大校门管得非常严,进去的人一定要出示证件,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找谁、你到什么地方去。所以我们倒过来把保安的问题变一下,我们做教育的时候,要明白我的学生是谁?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要到哪里去?就是我们想把孩子们培养到哪里去。其实我们在座的大量做教育的人,并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觉得利用中国老百姓对于教育的功利心理,可以趁机赚一点钱。

大部分在座的教育公司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知识点做积累,更有效地学习,包括高考、中考拿高分或者出国更加方便,来建立一种系统,不管是地面的还是线上的(机构),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家长交钱,我们给学生(提高)一点学习效果。至于说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到底是善良还是畸形,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会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家长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我们只能在有限范围之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当你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当我们面向中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我们是不得不回答的。

所以坦率地说,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只是我思考的主题之一,而且我认为是一个很容易的主题。世界上所有给人类带来进步的技术和发明,都是少数人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技术惠及人民使用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互联网的发明,是几个人的事情,互联网使用是全世界的事情。当初电话、火车、蒸汽机、飞机都是少数人的发明,惠及了所有的人。对于我来说,我懂不懂互联网技术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教育如何能使用互联网技术而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如何能使用互联网移动技术,使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业务有更好的发展。

再回过头来说教育之道,需要回答几个问题。“道生万物”,这是《道德经》中间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手段,目的就是道,万物就是手段,也就是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走。假如你是一个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整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所有教育乱象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来说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很多国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至少部分解决了,我们没有。

我们很多方向是乱的,我们并没有明确地知道,整个国家综合起来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教育。德智体美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德智体美,德是什么德?智到底什么是智?我们现在培养孩子智,就是学习排前五名的是智的学生,其他排后边的都是笨蛋学生。这是真正的智吗?

体育要提倡,但身体健康了,做什么用?希特勒时代,所有男性公民都被训练得像牛一样强壮,女性公民必须身体健康才能和男性公民交配,生出好的后代,而且后代生出来后马上放到一个地方去养,认为这样才能养出更加成熟更加健康的后代来。但是希特勒带着全体德国人民又为世界做了什么呢?

到底什么是美?我们现在无数的姑娘们做整容手术,无数的小伙子们也做整容手术,难道外表的美就是美吗?难道马云的美就不是美吗?文化大革命时候,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灰色衣服,是美吗?

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易中天在一次讲座中说: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主题,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望子成人’。什么人呢?他说真正的人,就是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我听完他的话以后,后面加了一句话,我觉得易中天说对一半,另外一半是:如果一个国家不把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作为教育的前提,我们也会教育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奴才。大家应该知道美国南北战争其实离现在并不是太遥远。大家也都知道在美国实行奴隶制的时候,很多的黑奴,其实是非常真实、善良、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南北战争时期很多黑奴其实并不愿意被解放,因为他们觉得主人对他们很好,在主人身边很有安全感,主人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女人生出下一代奴隶,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自由,什么叫真正的人格。如果我们不把教育的本质说清楚的话,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也许会成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奴才,还不是奴隶。奴隶是被迫的,奴才是自愿的。

如果没有道的边界,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也许也会演变为胡作非为、自私自利、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每个人都想自己得到最大的自由,每个人都希望以侵害别人的自由为前提来扩张自己的欲望、权力和财富。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抵制日本的行动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暴力行为,砸别人的车,砸别人的脑袋,但是举的是爱国的旗帜。我们也发现无数人追求的自由是自己的自由,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我们看到历史上无数的权力阶层胡作非为,却不允许普通人有自由的空间。所以世界上的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到底以什么为边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0年前,我们老一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蔡元培就提出来了这个理论。

现在,我们通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寻找教育之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刚才大家进国家会议中心的时候,就应该看到核心价值观在墙上高大上的展示。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觉得中国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中国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内涵。毫无疑问,如果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前走,中国将变成全世界最繁荣、最富强、最平等、最友好、最民主的国家。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在有关部门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我说到如何对这24个字进行精确的定义,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观,也指导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怎么定义?富强,在一些不断占用国家资源的贪官和有钱人眼中,就是我富我强,以你弱你病为代价,在中国过去三十年发生不少。民主,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就是为人民作主,但是在人民看来是希望人民自己作主。所以每一个词我们都要有一个定义。我相信这些定义必须符合一些原则。

其实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都有一代一代知识分子凭着良心,凭着理智,不断跟暴君抗争,不断跟那些不讲道理的皇帝抗争,奠定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良知基础,这一阶层的人叫做知识分子或者士族阶层。这里面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朱熹,一个是王阳明,当然他们都带有封建时代的特征。他们都陈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定义,我觉得到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朱熹说:“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变成中国教育常用词,以至于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家叫陶行知,他的名字就来自于这个成语。现在有很多中学写“知行合一”四个字。但我们也常常发现在中国“知行合一”很难做到。前两天网上出现一篇文章,题目是《你不应该辜负这个时代》。你,指的是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你若真想不辜负这个时代,请你看清楚想明白,这个时代最不应该被辜负是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的觉醒,是理性和良知的回归。讲得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前面的关键词:天理、人伦、良知、知行合一、觉醒、理性。自由思想、精神独立、自由平等,到底以什么为前提?我觉得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国民。如果我们光有知识科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天天在喊创新,但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人成长起来变得如此自私,如此不关心别人的生命。

人是什么?过去的文化大革命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销蚀了我们的良知,销蚀了我们的理性,也销蚀了我们的仁爱或仁慈,以致于发生一个小小的歹徒在公共汽车上强奸一个女性,一车四十多个人在旁观,没有人上去动手制止的事情;以致于发生看到一个人在河里淹死,会游泳的人向边上家属说,你先给我二百块钱我再跳进河里把孩子救起来的事情……我们民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很惋惜,我们真的不知道任何一个行为背后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如果说以良知、理性和仁爱为前提,希特勒就不会做大屠杀的事件,不会杀掉七百多万犹太人;如果以良知、理性、仁爱为前提,中国永远不可能有文化大革命,不会出现文革中儿子揭发老子,最后把他们送上断头台,以及全体学生起来把自己的老师打得半死不活的情况。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恰恰就是忘掉了这些。所以我们现在片面地想要孩子们考高分、出国,我们真不能想象孩子最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代,即使他们从名牌大学毕业。也许就会成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之术

说教育之道到此为止,先告一个段落。一个人在具体环境中接受教育,受什么影响?我们有四个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师资因素和工具因素。传统的教育,一个老师只能走进一个教室,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到被指定的某一个学校去上课,学生的工具就是课本和笔。所以教育应该比任何领域更加欢呼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什么?移动互联时代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变了教育的全球性。再往后不再局限于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一段时间。如果运用得当的话,中国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世界和中国最先进的教育,不管是通过慕课系统还是通过翻转课堂系统,还是通过线上线下智能化学习,还是通过线上线下O2O结合模式。

我曾经到过一个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小学,发现他们在看北京老师讲课的光盘,只不过是光盘,不是互动课堂。移动互联不仅仅是面对教育,面对任何东西都一样,面对思想也是一样,面对商业也是一样。所谓的全球化,用美国的三大MOOC系统来说最合适。美国三大系统Coursera, Udacity和edX里有上万门课程,全世界有接近上千万人曾经听过它们的课程,有几十万人把它们的课程从头到尾认真学完,并且拿到课程合格证明。他们的学生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原来他们的教授只能教校园里的学生,现在可以教全世界的学生。曾经美国一个教诗歌的教授,整整三十年只教了四千个学生,他把自己的课程放到MOOC上去以后,一年就有四万个学生注册,四千个学生学习,有四百个学生拿到证书。他说,我现在觉得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有了价值,因为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我过去三十年没有完成的任务。

所以通过互联网解决了很多问题,我这儿列了四五个,比如通过互联网能够解决学生快乐学习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们也在研究游戏学习法,让学生用打游戏的心态在网上学习他们的学习内容,但是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我们要解决学生的效率问题,学生花80分钟甚至50分钟就能获得他原来用100分钟才能获得的知识。我们要解决效果问题,学生考80分,能不能让他少花30%的时间,还能从80分变到90分呢?当然还有持续学习的问题。

未来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消灭中介,中介媒质,包括未来做留学等这样的中介,包括像很多担任中介色彩的地面教学机构都会逐渐被取代。为什么?学生可以完全点对点得到透明的信息,解决互动问题。互动问题最容易解决,也最难解决。最容易解决是,微信也好、来往也好,给我们带来随时随地点对点的互动,但是互动如果没有目的性,没有成长性,到最后大家被互动信息所淹没,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发现学生也没有进步。同时,我们也要解决家长和老师的问题,除了刚才学生的问题,我们额外还有家长和老师所需要的咨询类问题,这跟学生需要的资讯是不一样的。家长和老师,尤其老师,怎么样让他们更集中到最前沿的知识,并且能够方便地调出来给学生传播?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如何监督,包括孩子们在哪里的监督,孩子们学习内容的监督,学习效果的监督;这个监督效果反映过来,就是对孩子个性化的辅导,使孩子的成长变得更迅速,当然这个需要大数据模式。 

新东方过去二十年培训了很多学生,加起来有两千多万用户,我们发现自己有一个无比大的数据,但最后的结论就是新东方是“数据大”,不是“大数据”。新东方未来想做大数据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把新东方几百万上千万学生数据纳入到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中进行分析,对用户的学习习惯,甚至生活习惯都可以分析。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新东方一直在考虑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家长与老师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到底应该怎么做?这种交互性的互动,使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有效的实施。

其实我们还要帮助国家解决问题。国家要解决的问题和我们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学习,提供一套学习系统,让公司融资、上市、挣钱。国家想的问题是,你作为一个公司上不上市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国家要解决的是教育地区差别问题,城乡教育怎么解决,边远地区和中心地区教育公平怎么解决,一个城市中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教育资源怎么倾斜。即使在北京地区,你会发现北京一些名牌中学,用了比农村中学多很多的资源,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哈佛、耶鲁、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只要离北京几十公里,比如说北京延庆县,他们的学生80%是农村孩子。新东方只是在延庆县做了一个试点,倾斜了三十个小时的课,就导致延庆一个县一年一本学生增加了50多个,一二三本学生加起来增加了250个,250个农村孩子的命运就是因为新东方30多个小时的课全部改变了,像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到底怎么用,是政府考虑的问题。

新东方做了这个实验后,北京市政府从今年开始说要购买民间的教育资源,并且用到公立教育系统中去。前几天新闻报道,新东方还有学而思、巨人等学校同时采购了政府的单子,每个学校承包了三到五家小学,为它们输送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服务。所以政府想的是这些东西,跟我们想的商业模式没太大关系,政府想的是如何缩小教育地区差异,优质教育怎么共享,教育和世界怎么接轨,怎么利用高效的学习系统使中国公立学校比较落后的状态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学生、老师、家长沟通、教学、交流,并且提升学习质量的体系。

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第一解决不了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教育之道,比如说让我们民族变得更加有良知有理性有仁爱,并且最后能培养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的国民这个问题。另外,一个人成长中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这也是没有办法完全在互联网上突破和解决的,只能解决一部分而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1500个人坐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因为你知道面对面和我们见一下的动力和在网上见一下的动力是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尤其是低龄段的学生自觉性在移动互联上解决不了。我把学生人群分成两段,低龄段,也就是18岁以下叫不自觉学习人群。我在北京最好的中学做过调研,在最好的中学中也只有20%的学生愿意自愿自觉地奋进和学习,80%是“我爸爸妈妈让我学,我其实对学习不喜欢”。18岁以后,学习的人群变成自觉学习人群,要么学习对他生命有好处,对他未来事业有好处,所以他要学习。但即使像我这样属于高度自觉学习人群的人也一样有自觉性问题。我在哈佛大学听课,每个礼拜的课,从早上八点上到下午五点,我完全心无旁鹜,一边做笔记,一边认真学习,但是哈佛大学这些老师的课同样在线上出现以后,不管MOOC课还是网易公开课,我发现能静下心来看视频的时间就是半小时,半小时后我一定关掉了,后来突然想起来再去一看,以至于我到现在为止在线上学习的课程加起来也就是十门课,可是我在哈佛大学两个礼拜学完了12个教授的课程。提到学习持久性的问题,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地面学校会依然蓬勃发展。大家看一下上市的教育公司,再看看大家的财务报表,每个公司都在喊着要进入互联网,要利用移动互联为教育做贡献。但是你再看看有几分钱是移动互联来的?所有增长全部来自于地面,而且地面在不断增加。

最后,眼神和肢体语言的交流方式也没有办法在网上实现,我很难想象在网上两个学生通过网上眼神谈恋爱,就算谈了以后也不清楚对方是谁。刚才互联网之父讲的,在网上没有人知道我是一条狗,在网上谈了半天恋爱,才发现自己的女朋友不是女的。眼神和肢体语言是如此有效,我儿子原来在国外的时候,我跟他在线聊天鼓励他,发现不管用。现在我把儿子弄回到国内学习,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我拍拍他的头,拥抱他一下,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就像前两天我在另外一个论坛上讲到的看电影一样,为什么在互联网视频这么发达、家庭影院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看电影是一种体验,电影院不光是电影,看电影只是其中一部分,吃爆米花、打游戏机,男女朋友在黑暗的电影院愿意干什么干什么,这是电影院最大的吸引力。所以现在我对新东方有一个要求,我们地面教学点要进行重新定义,把地面教学点改成除了上课以外的地面学生体验中心。至于怎么样一个体验法?这是秘密,不告诉大家了。

所以,能够解决上面问题(学生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政府的问题)的教育就是好教育。现在很多人都想解决政府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大单,无数人做中小学教育平台,包括原来龚海燕的梯子网,就是希望为政府提供一套中小学学习平台,可惜的是她的设想太大了,以至于最后支撑不起来,但是想法绝对是好的。第二,基于移动互联系统能帮助解决教育中的很多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教育本质的问题,就是教育之道的问题;第三,不存在互联网教育和非互联网教育之分,未来两者都是高度统一,没有边界。一些线上教育机构已经开始走到地面,传统地面教育系统也已加快速度在线上布局,因为两者完全不可分。未来教育是线上线下融合,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能提供最好解决方案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无所谓线上线下。所以,现在天天喊互联网教育的机构不一定是教育机构。教育的今天,没有互联网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光有互联网也是万万不行的!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拥抱互联时代,专注服务学生,只要做到这些,教育的新时代就一定会来临。

前两天我在一个大会也讲了这个主题,网上都有流传,现在我给大家看的是我为新东方奠定未来几年发展的战略——地面为本、研发为魂、客户为先、体验为王、系统融合、边界无限。不过请大家记住了,这些说法也许只适合新东方,不要随便抄,大家知道任何一个东西再正确,不同的人执行和不同的环境执行,最后带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危机和发展并存,挑战和机遇比肩,坚持创新和变革,展现远见和智慧,让我们为教育事业写下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3093c7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新东方 俞敏洪 
评论: 俞敏洪:中国教育越走越偏学了无数的道都没有真正找到方向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06) 热点(2624) 新闻(13159) 国际(5229) 娱乐(454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2) 音乐(2082) 民生(3711) 行业(288) 财经(1637)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5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1)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46) 观点(1020) 房产(1108) 汽车(28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7) 展会(4) 数码(209) 足球(222) 体育(1069) 教育(1378) 高校(1649) 法制(219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677) 美女(19282)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