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青年导演胡迁在家自缢身亡:要多“成熟”,才能活着?

日期:2017年10月22日 09:54 来源:知著网 作者:佚名
笑着的胡迁

2017年10月12日凌晨,青年导演、作家胡迁在其住所用一根白绳自缢身亡。

胡迁,还有一岁便到而立之年的职业导演、“业余”作家。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大裂》、《牛蛙》是他在拍摄电影间隙创作的小说,前者曾使他获得台湾第六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

事发后,《新京报》等媒体报道了胡迁的死亡。

10月13日下午,胡迁的朋友章鑫在微博撰文《胡迁,我惠存这重击》缅怀他。

章鑫写:“我要是前两天回来时给他打个电话就好了。跟他约顿酒,他好歹应该会等我几天。”

这篇文章的发表使胡迁之死事件发酵,一些网友开始追问。

根据网络上的资料,胡迁是一位不得志的导演。

他经历三次高考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第二次高考后,他在家乡一所“课程很水”的艺校度过了四个月。那时的胡迁每天去网吧看电影,“用两个通宵看完基耶的《十诫》,一天看五部,用一天看完《红白蓝》三部曲”。

他在生前的最后时间踌躇于自编自导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他与制片方因为这部影片的剪辑、署名等问题产生了矛盾,他坚持采用3小时50分钟的影片版本。而矛盾演化的结果是,“他被剥夺了导演署名权”、“没有得到任何费用”。

今年9月30日,胡迁在微博这样写着:“这一年,出了两本书,拍了一部艺术片,新写了一本,总共拿了两万的版权稿费,电影一分钱没有,女朋友也跑了。”

阅读关于胡迁死亡的报道后, 我脑中浮现出林奕含轻柔的形象,和阴雨一样的胡迁形成反差。

脑海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名字,他们属于和胡迁一样早逝的文艺创作者。残酷地,这些文艺创作者都因为悲剧收场,而被更多地关注。不禁去想:他们的早逝,可能是由哪些共同原因导致的呢?

1、去质疑,还是从众?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好的文艺创作者,比常人拥有更加敏感的对世界的感知。他们辛勤地体味着生活的细节,用头脑将世界这个巨大的柠檬处理、压榨成汁液,以创作出撼动人心的作品。

传播学者佩蒂、卡西奥姆用“精心”来形容人在思考信息时所达到的用心程度。用推理、概括等节省心力的方法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被传播学称为 “启发式处理”。与之相对的是“系统处理”,其表现为人对信息尽心钻研,而非用人云亦云、以偏概全等办法来节省脑力。

我们可以将文艺创作者理解为进行了更多“系统处理”的人,更加辛苦的是——他们处理的不是逻辑可解的东西,而是爱,是美,是人性深处的恶,是一切无形但确切存在的、让人类永远为之激动的东西。

这样的“处理”是一种自我挑战,它要求人挖掘内心深处的秘密,握紧身边转瞬即逝的纯洁和伪善。它是一种自我的暴露,是对感受力的无限扩张。

因为文学、艺术没有绝对的逻辑可讲,也因为创作者们对精神世界的高度要求,他们容易陷入对自我的怀疑、否定。《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便形容王小波在1996年后,“走进了一个他的能力无法突破的、由悖论组成的圆圈”。

王小波:“一个人感到了思想的贫乏,这个人就要死了。”

然而,文艺创作者也不甘心停止这样去暴露、感知。他们宁愿陷入矛盾也要保持质疑,而不是减少思考,用“人云亦云”换取思维上的轻松。

胡迁生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讲道:“即便到四五十岁也应该继续质疑存在本身。质疑会让人保持清醒。”“我身边接触到的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已经用丹田看透世界,四五十岁的人得道成仙,他们轻松概括世间的一切事物,其实能懂什么呢?”

胡迁就这样保持着对生活的质疑,和黑洞对峙着。他的生前采访暗示其写作的过程是一场“献祭”。

胡迁通过《大裂》质问:“我们还要被伤害多久?”

那么林奕含呢?她又何尝不是在用文字呕出自己心路的过程中,在撕开自己过往的伤口给人们看的过程中,在质疑社会、人性并苦苦哀求一个答案的过程中——被内心与日俱增的痛苦吞噬了。

章鑫在微博里放出胡迁写作的剧本台词,里面有这样一段:

“太阳啊,您高高在上,请饶了我好吗?请让另一种东西,一种不痛苦的东西,眷顾眼前好吗?即便我什么都不是,我一文不名,但请不要让我随时都可以被消解掉好吗?”

好的文艺创作是创作者的磨石淬火。我们要求创作者们淬炼出绝美的火焰,但谁又愿意帮他们抵抗被消解的悲剧呢?

2、去任性,还是“成熟”?

一些知乎网友表达了类似这样的观点——当下追逐短期利益的商品社会如洪水猛兽,它吞噬了真正优秀、独立的文艺作品,是胡迁之死的元凶。

难以否认,媒介的商品化使其生产的内容越来越满足于瞬间可得的乐趣、感官的刺激,以谋求更大的利益。技术的发展又使世界充斥着瞬息万变的、爆炸的信息。

我们有时一觉醒来,会害怕自己在一夜之间已经被淘汰了,于是我们飞快地抓起手机浏览上面的资讯。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总是想要紧紧抓住什么,但又似乎什么都抓不到。

娱乐化、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当然不是最适合孕育沉静的文艺作品的土壤。人们的注意力太容易被能更快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事物分散掉。

胡迁和导演王小帅

但是,沉静、独立的文艺作品有无可能在任何时代,都相对更难被人赏识呢?

因为首先,它满足的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次,它是人类社会里“不动”的部分,“动”的是证券指数、是房价、是升级换代的医保政策……文艺作品不是“弄潮儿”,它无法从根本上改进社会局势,也无法使人瞬间获得娱乐,所以它很难成为供不应求的必需品。

胡迁为了内心的标准坚持《大象席地而坐》3小时50分钟的剪辑版本,为此不惜和制片方闹翻,最后两手空空。你可以感叹他“不懂事”,就像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着》所写: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但是,一定要那样成熟吗?任性的结果就必须是悲剧吗?这究竟是胡迁的不懂事,还是文艺土壤的不包容呢?

大家都无比成熟后,想要守望麦田的人又该去向何方?

梵高画笔下的麦田,他是那个时代的麦田守望者吗?

3、只是媒介构造的产物?

当然,文艺创作者们的早逝还有其它原因——我会产生“文艺创作者总是英年早逝”这个判断,可能是选择性注意的结果。

选择性注意,指人们倾向于注意信息中与自己既有态度、观点一致的部分。也就是说,因为我先有了继定的观点,所以会尤其关注早逝的文艺创作者的消息,同时忽略了非文艺创作者们的类似新闻。这样,我便强化了自己“早逝的文艺创作者非常多”的观点。

胡迁的朋友章鑫微博里的照片:三月,胡迁在《大象席地而坐》片场等光

同样地,也可以推导出,因为新闻“把关人”们对于文艺工作者的死亡讯息有更多的报道意愿,所以类似资讯能够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而我们又渐渐模糊了媒介构造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别,所以有了如上判断。

在文章的最后,表达对胡迁家人、朋友的安慰,希望他们能渡过这一段难熬的时间。

更希望长期沉浸在苦闷中的人,能关注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或者,尝试与自己喜欢的人们建立更多联系,这些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结局。

原标题:青年导演胡迁自杀 | 要多“成熟”,才能活着?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50810c9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胡迁自缢身亡  胡迁 
评论: 青年导演胡迁在家自缢身亡:要多“成熟”,才能活着?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28) 热点(2628) 新闻(13193) 国际(5244) 娱乐(457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4) 音乐(2082) 民生(3738) 行业(304) 财经(1655)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0)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73) 观点(1022) 房产(1113) 汽车(28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8)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1) 法制(2204)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50) 美女(19441)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