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山东济南一位市民戴头盔看房的照片引发热议,有人称他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自己的面容被售楼部的人脸识别系统拍到。
事件发酵之后,南京却一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当时有消息传出,称南京相关部门下达了通知,要求拆除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近日,南京市住房保障与房产局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日消息,南京市住房保障与房产局给出了官方回应,指出为加强住房消费者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和净化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环境,对购房人身份识别,收集、使用购房人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南京市要求商品房销售现场禁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通知》从11月份开始落实,已向各房企下发。
南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内部文件形式下发了相关通知,禁止在商品房销售现场采集人脸数据,南京各区根据《通知》要求进行排查梳理,并从11月份开始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检查落实。一经发现,督促立即整改。
荔枝新闻记者在对南京多个售楼处的调查中发现,人脸识别系统确实存在于大多数售楼处,且没有任何告示告知购房人此处安置了该系统。
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凌建豪认为,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并不予告知,确实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消费者对自己的肖像享有肖像权,对于人脸识别系统所识别到的肖像特征,也是属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收集这些信息的话,首先必须要征得消费者的同意才可以。另外在收集的时候,要明确告知。如果没有征得消费者同意的话,这肯定是一个违法行为。”
凌建豪还表示,如果有房企通过合法的渠道采集信息,想进行长期保管的话,还要面临保管安全的问题。“其他第三方如果采集相关信息,除非符合保管的条件才能进行保管,如果不符合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能进行保管的。”
为什么要引入人脸识别系统
房地产公司为何要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呢?
房产评论员尹霄飞告诉荔枝新闻记者,“装人脸识别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鉴定客户,区分自然来访和渠道来访两种不同方式。”“渠道”是指售楼处案场之外的销售渠道,主要负责帮开发商“拉客”,如果有成交,房企必须支付给分销商一定的佣金。
尹霄飞介绍,区分自然客户和渠道客户的目的,一是让开发商所做的营销推广更精准。“就知道做哪些推广效果好,比如他是通过线上广告过来的,还是由于线下代看的渠道过来的。”二是避免不同渠道公司出现的纠纷和“打架”,“可能会有同一个客户,这个渠道公司说是我带来的,另一个渠道公司说是他带来的,没有具体的证据是谁带来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两个渠道公司的这种纠纷。但佣金给谁,这是开发商的一个难题,通过这个人脸识别,可以界定这个客户是由哪个渠道公司带来的”。三是降低开发商的佣金支出,“有的时候可能会有自然到访的客户,但是由于售楼员和外面的渠道公司,可能会存在一些猫腻的情况,把这个自然到访的客户洗白成渠道客户,这就会导致开发商额外支出一部分佣金。”
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后,房企便可以“悄无声息”地将客户面部信息录入系统,将来成交房源的话,再做比对。这样一来,房企是“省时省力”了,但购房人却存在个人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
凌建豪提醒:“作为消费者,如果知道或者事后了解到个人信息被采集,还是主张相关的权利,要求删除信息,并且要求对方说明采集信息的用途等,及时去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