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用正当手段维权,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
然而,现在娱乐圈众生相过于滑稽了。明星在维权方面,居然开始内卷了。
吴亦凡被刑拘后,娱乐圈众明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忙着发律师函以及报警。这场景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既视感。
1
顶级流量吴亦凡因为涉嫌强奸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公众喜闻乐见。然而在称赞警方办事效率同时,网友也面临着明星的“律师函警告”。
据爆料,吴亦凡被刑拘后,在警方的审问下,他交代了不少娱乐圈内幕。与此同时,网上流传着一份不知真伪的“幕后名单”。
于是,明星圈人人自危,开始了维权内卷。
因为有艺人录视频实名举报潘玮柏和林俊杰,豆瓣上不少网友在吃瓜时搬运了相关内容。
虽然只是搬运,并未涉及恶意加工,但这些网友还是为吃瓜付出了代价。
面对大明星的律师函警告,网友们挨着道歉……
潘玮柏更是一连发几封律师声明。
随后,各路明星接二连三发律师函和声明,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不过,因为吴亦凡的原因,律师函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无法堵住悠悠之口。
在这种舆论冲击下,井柏然、范冰冰以及何炅直接选择报警,尤其是何老师,还晒出回执单,看起来底气十足。
发律师函、报警,对维护名誉权有用吗?
看似有效果,毕竟该道歉的人已经道歉,杀鸡儆猴的作用起到了。
然而,网友们的讨论并未停止,对于明星没有任何解释说明直接采取法律措施的操作,很多人都觉得过于傲慢,也并不能让人信服。
即使是路人缘较好的何老师,在他报警之后,骂声也不绝。
2
为什么明星发律师函越来越不好使呢?不仅震慑力弱,骂声还不绝。
近年来,明星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权的主要方式是发律师声明。
明星发布的律师函屡屡上热搜,引发关注,但是频频发生的翻车事件也让网友开始质疑:律师函究竟有啥法律效力?真实性如何?
毫不夸张,吴亦凡以一人之力将严肃的律师函变成了笑话。
联想到6月份,吴亦凡义正言辞发的那封律师函以及几年前的“炮王”名誉权纠纷案,网友们已经不相信律师声明了。
这些年,吴亦凡的多起名誉权纠纷案都是胜诉,囚囚不停发律师函,混淆视听,愚弄大众。
不得不说,当年那些被告的网友简直比窦娥还冤。他们中有几位甚至因高额赔偿,筹钱时导致征信出了问题,长期生活拮据。
当年,吴亦凡索要高额赔偿,不仅对吃瓜群众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也让网友从此噤若寒蝉不敢轻易点评明星。
现在回头去看,这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3
明星常常称自己从事的是“高危职业”,但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圈,真危还是假危一目了然。
艺人和网友的关系愈发紧张,根本原因就是随着网络发达,大家发现明星的付出和收获严重不匹配。
他们拿着高薪,拍着垃圾作品,还搞得像是有世袭制一样;其次,道德水平低,吴签这样的法制咖,绝不止一位。
此外,一些明星特别是流量明星像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他们不能接受批评,只能听夸奖。只要有不利言论,海量粉丝充当打手,进行所谓的“反黑”“控评”;另一方面,明星动不动就对网友发律师函警告,甚至直接起诉,要求高额赔偿。
也难怪有网友调侃:我们可以监督官员,但说不得明星。
或许,这个行业要从有监督制度和淘汰制度开始,才算是走向了正规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