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断供已超21亿 银保监会回应

日期:2022年07月15日 09:18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据央视财经14日消息,最近,多地业主因楼盘延期交付宣布停止还贷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作出回应,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最近关注到个别房企楼盘出现延期交付情况,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保交楼”,对此银保监会高度重视。下一步工作中,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多家银行发公告回应“停贷”事件: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今天,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对近期网传“停贷”事件中涉及的楼盘展开排查,目前发布公告的银行均表示,涉及的贷款业务规模较小,不会对银行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今天,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均发布公告,称已经对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情况展开排查,目前已发公告的多家银行均表示,涉及的业务规模较小,整体风险可控。

从银行公布的数据看,农业银行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

交通银行经初步排查,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本公司境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0067%;

邮储银行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

兴业银行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

断供已超21亿元

据中新经纬7月14日消息,多家银行回应“烂尾楼断供风波”。截至发稿,国有六大银行以及6家股份银行、2家城商行就“烂尾楼断供风波”发布最新公告,均表示风险可控。此外,苏农银行称,没有涉及“停贷”事件相关楼盘;瑞丰银行称,未受网传的“断贷事件”影响。

10家银行披露涉“断供风波”逾期/不良房贷具体金额,合计已超21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涉及逾期金额均在6亿元以上。

具体看,农业银行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工商银行经排查认定,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

上述银行普遍表示,将严格落实金融监管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户服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点评称,商业银行关注停工断贷现象,给予积极盘查和关注,说明重视相关事件带来影响。而事件本身涉及金额不大,风险可控。从具体银行看,占比仅0.01%,也意味着对存量贷款的冲击不大。但相关事件会推动银行做出业务调整,在稳定贷款投放、监测违约贷款、做好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发力。

断供风波影响几何?

万联证券指出,停工、烂尾房停贷的消息部分影响了银行(股)表现,后续或持续出台政策维稳市场情绪,推进保交房,断货问题不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继强等指出,本次断供风波并非居民资产负债表所致,更多是“保交楼”的手段。地方政府协调下保交楼等政策如果能够落到实处,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的传染。

张继强认为,断供反映出当前地产行业底未至,房企现金流仍未恢复。考虑到购房者断供将面临法律风险,断供潜在规模有限,但需提防断供风波沿信用链条产生的连锁反应。市场层面,债市建议快进快出把握交易机会,权益市场可能进入休整期。

海通国际分析师林加力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停贷事件”的复杂性在于按揭贷款还款的资金去向,最终关键点在于地产商是否能够完成物业的交付。对于银行而言,衡量其风险的指标应该是面对高风险地产商的敞口占比,而不是按揭贷款占比。预计未来银行对物业预售资金的监管或将更为严格。

原标题: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91922c2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断供已超21亿 银保监会回应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4) 新闻(13203) 国际(5265) 娱乐(460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3) 音乐(2082) 民生(3747) 行业(305) 财经(1664)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6) 观点(1024)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8) 美女(19520)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