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多地现倒奶杀牛现象 牛奶没人收养牛月亏几十万

日期:2023年01月07日 14:30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佚名


北京商报消息,“一头奶牛每天的草料费大概要80元,牛奶没人收,几十头牛的牧场,养一个月能亏几十万元,在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希望下,只能杀了奶牛卖牛肉,及时止损。”安徽省宿州市一名养了30多年奶牛的奶农老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倒奶杀牛”的现象,牧场较少的南方省市则暂时供需正常。

原奶市场怎么了?在几日前召开的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上,经测算的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从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到3.85元/公斤,逼近北方3.5-3.8元/公斤的成本价。这也是河北省生鲜乳价格协调会第一次附加条件地公布交易参考价,要求乳企做到应收尽收、如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差价。

专家建议,可尽快落实“喷粉补贴”,推动实施“奶粉国家收储”政策,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以拉动乳制品消费,为乳企纾困。

“倒奶杀牛”现苗头

“现在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2015年那轮‘杀牛倒奶’的现象了。”老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养殖端奶牛和牛奶都太多了,3.85元/公斤的价格赚不了什么钱,即便这样下游的需求还是跟不上来,从伊利、蒙牛几大奶企近年的销量有所下滑就可以看出来。企业收奶减少,订奶合同到期后,北方不少奶农都没有收到新一年的订奶合同,成吨的奶囤积着没有销路。

老李今年刚满60周岁,从1984年开始养奶牛,2020年的时候因为家里孩子都成家立业、外加行情不那么好,将牧场关了,开始做奶牛流通商,前往全国各地收购奶牛,按品相贩卖到不同的渠道。见证过行业的繁荣,也经历过几轮“倒奶杀牛”行情,谈起当下的奶牛市场,他如数家珍。

“我在上海的一家牧场客户,没企业收奶,现在养一个月赔几十万元,短期内看不到行情好转的希望,已经卖了一小半的奶牛了。只能说是牛卖了就不用赔钱了,但奶牛当肉牛卖,并不能挽回损失。”老李解释道,从养殖成本看,为了补充营养产奶,奶牛一般吃的草料原料是青储带穗的嫩玉米,一吨800多元,折合斤价大概在4角多/斤,肉牛吃的是黄储玉米,折合斤价1角多/斤。从产肉率来看,肉牛专门养膘,产肉率好的能到50%往上,奶牛奶水多,产肉率大概只在30%左右,同样重量的牛,奶牛能产的牛肉要少很多。

就老李提到的北方市场的情况,内蒙古德旺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言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德旺农牧主要向全国各地贩卖奶牛,“我在河北的一位奶农客户,养了1000多头奶头产奶,但因为行情下滑的原因,这半年已经将接近一半的奶牛转成肉牛育肥了,但肉牛和牛奶的行情都不算好,几乎是牛和奶都没人收”。

“河北奶协提出的3.85元/公斤参考价已经逼近成本线,且仅仅是‘参考’。”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不同规模的奶牛牧场成本不一样,基本上在3.5-3.8元/公斤。去年奶价较高的时候,北方的原奶能够卖到4.6-4.8元/公斤,养殖场较少的南方价格会更高。另外,养殖场委员定的价格只是参考,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作用,企业收奶的时候合同价最终由双方协定,企业也可以定高价或是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不收奶。”

阶段性产能过剩

在宋亮看来,近期原奶行情走弱,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下阶段性产能过剩导致。

“从原奶的消费需求端看,一方面,去年至今酸奶销量整体一直在下滑,在疫情影响下,终端需求走弱;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各大企业都在将收上来的生鲜乳进行喷粉,目前喷粉量已经较为富裕,很多中小乳品企业在2023年可能都不再收一些牧场的生鲜乳,导致了个别牧场现在还没有签下2023年的订货合同。”宋亮分析道。

宋亮提到的喷粉,是指在乳制品销路不畅时,将保质期只有2-3天的生鲜乳经过灭菌、浓缩等处理后制成奶粉储藏,喷粉的保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在奶牛产量低时还可再用喷粉还原。

时间拉近到当下,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袁运生认为,近期原奶需求走弱,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人们乳品消费水平下降,毕竟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米、面、油、菜才是基本生活保障。随着学生放假,学生奶供应也停滞,各乳品生产企业产量下调,库存激增,生鲜乳使用量骤减”。

虽然用奶量下降,河北省绝大多数乳企还是按《生鲜乳购销合同》约定将生鲜乳收购后再加工成奶粉储存起来。据河北奶协不完全统计,日前河北省每天喷粉储存的富余生鲜乳在4000吨以上,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达1600万元以上。

就养殖端本身的供应增长情况而言,受访养户均表示,前些年北方对养奶牛相关补贴较大,导致奶牛的产能在过去几年大增。据张明言介绍,内蒙古等地对养牛的补贴包括贷款、建养殖场补贴、草料补贴和收奶补贴等。宁夏2019年农村养殖业补贴政策显示,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申报补助,补助最高可达170万元(存栏量1000头以上)。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佐证了供应端的充足,2022年1-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产量同比增长2.8%。聚焦到生鲜乳本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来中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0万吨,同比增长7.1%。

行情转好或需3-4年

奶牛市场行情走弱,养户如何度过?

“养户自己几乎没有什么风控办法,只能跟着市场走。”老李谈起了自己在2015年行情低谷的经历,“我当时养了80多头奶牛,牛奶卖不出去,只能在保持日常供需的情况下杀了30多头牛卖牛肉,扛着亏损度过。”

老李说,他当时的销路主要是卖鲜奶和酸奶给市里订购的小区,而规模大的养殖场和企业签订合同,亏损只能跟着企业走,行情好的时候价格高、卖的多,行情差了企业收购的少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针对已经开始有的“倒奶杀牛”的苗头,袁运生建议,“首先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兼顾全产业链的规划布局,尤其建奶牛养殖场好像没规划,只要有地有资金,谁都可以建,建议奶牛养殖场的建设应根据乳制品加工产能进行合理规划审批,必要时施行配额制以尽量实现生鲜乳供需平衡。其次,为解决乳企富余生鲜乳多,喷粉保存量过大的问题,应尽快落实‘喷粉补贴’,推动实施‘奶粉国家收储’政策,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以拉动乳制品消费,为乳企纾困。最后,为保障奶农利益,防止出现‘倒奶杀牛’等事件,对于在困难时期有‘拒奶、限奶、拒签合同’等行为的乳企可取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资格并通报”。

展望后市,受访者一致认为由于终端需求偏弱,短期难以提振,2023年国内原奶价格预计还会进一步下行。老李预计,“行情估计得3-4年才能逐步好转”。

从长期来看,宋亮认为,下游的乳制品消费会在2025年迎来较好的恢复。而就现阶段而言,全球通胀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饲料价格上涨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奶价下行叠加成本上升,2023年预计大概有60%以上的牧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短期来看,2023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有可能企稳,随着2023年经济逐步恢复,反映到生鲜乳的需求端也会有起色,但反映到供给端还需要一定时间,因而整个国内的奶源供过于求的状态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浙商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杨骥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

原标题:牛奶没人收、养牛月亏几十万,河北内蒙古等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96311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多地现倒奶杀牛现象 牛奶没人收养牛月亏几十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4) 新闻(13205) 国际(5266) 娱乐(4603)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5) 音乐(2082) 民生(3748) 行业(305) 财经(1665)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7) 观点(1024)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2)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70) 美女(19526)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