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2月1日下午,“女生一觉醒来相亲对象已站床边”冲上多平台热搜,但多位网友质疑这条视频涉嫌摆拍。2月2日,这段视频原发博主“鹿酒酒”将该视频标注为“虚拟演绎,仅供娱乐”。(据2月2日九派新闻报道)
不是这届网友眼尖,而是这则视频违反了常识。一是,视频拍摄人疑似为博主本人,如果真的有一群人甚至有男性在她床边围观,她哪还有心情拿起手机记录?二是,男对象到女方家上门相亲本身就有违常理,在女方还在睡觉时,提着礼物进女方房间中更不可能。如此不尊重他人隐私和私人空间,哪怕他没修养,女方家人也不可能同意。在这样浓重的摆拍痕迹之下,不少网友怀疑视频的真实性理所当然。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明确提出重点整治“炮制不实信息问题”,比如包括“虚构摆拍家庭伦理、情感纠纷等矛盾冲突剧情,传递不良价值观”。2024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对“自媒体”运营人员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进行整治。
当然会有人称,这样“人畜无害”逗人一乐的视频,是真是假不必较真,春节期间大家乐一乐就行了。此言差矣,虚假摆拍视频是公害,严重侵蚀社会信任度。当一则消息在网上传播时,都不知其是真和假,这样的信息有何价值?
“逗人一乐”的摆拍,就应该在视频中醒目标注,让公众知道这只是段子。如果不标注是摆拍,就会被认为是新闻消息,引发各类讨论。正如网红“猫一杯”发布“秦朗在巴黎厕所丢寒假作业”引发公众讨论一样,最后发现是摆拍,所有的讨论瞬间坍塌。当然,她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摆拍视频往往拿捏社会的“爽点”和“槽点”,挑动对立,激发公众情绪,误导公众,不仅令人厌恶,还会对公众心理造成损害。如果不严肃整治,当网络虚假视频泛滥时,就失去公共空间的价值。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不论大事小事,是真是假就应该较真,并不是直接侵害他人权益的内容,才要高度重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关视频煞有其事地发布在网络上时,并没有任何剧情是“虚构”的提示,在引起网络热议后,作者次日在留言区称“虚拟演绎,仅供娱乐”,这同样是违规行为。公众情感,不容“戏弄”。
每个人手中都有手机,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导演,再加上AI技术的加持,一条视频是真是假,就显得更加重要。每一位自媒体创作者,都要有这个“是非意识”。诚然,一些博主的摆拍并非为了牟利,只是在春节期间借一些话题拍视频开玩笑,自己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吸引这么高的流量。
这就要求,每位创作者都不要有侥幸心理。因为,哪怕事后标注为摆拍,“自己给自己辟谣”,也摆脱不了造谣嫌疑,同样面临着平台和有关部门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