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永泰才子王偁游学归来,途经闽县小作停留,在拜访文友王恭时听他说起张红桥的艳名和以诗取婿的事,顿时来了兴趣。王偁又被称作是“闽北风流才子”,他潇洒英俊,才思敏捷,曾游学湖湘,一路留诗,也一路留情。既然张红桥如此不易动心,他便采取了逐步进攻的计策,先在张家邻近租了房子住下,以期俟机博取佳人的好感,进而赢得芳心,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计。
王偁住在张红桥家左邻的楼上,由楼窗往下看,可窥见张宅的大部分,而张红桥的闺阁正与他居室的窗户相对,张红桥在屋内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窗纱,朦朦胧胧地映进王偁的眼帘,使得王偁饱览秀色、美不自胜。
一日午后,王偁坐在自己窗前遥望对面张红桥的动静,这时红桥午睡正浓。时值盛夏,她穿一件薄如蝉翼的短纱衫横卧碧纱帐中,丰满白莹的胴体隐约可见,勾起王偁阵阵遐思,只觉玉体的暖香萦绕在自己四周。红日西斜,红桥悠悠醒来,神情慵懒娇憨,无力地牵着绵巾试汗,姿态愈加撩人情兴。果坐窗口看了整整一下午的王偁这时才清醒过来,诗兴大发,记下了自己的感触:
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
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
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
谁把碁声忽惊觉,起来香汗湿酥胸。
写罢,他自觉词句美妙,香艳情浓,既赞扬了张红桥的妙韵,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因而十分满意,托了张家的丫鬟送到红桥的梳妆台上。张红桥站过一看,诗中的“烟笼芍药”、“水浸芙蓉”、“神游蓬岛”等句用辞和意境都十分雅致清新,但是“梦绕巫山”、“汗湿酥胸”等语却嫌轻佻。原本红桥也曾注意邻家住进了一位俊雅小生,知道他每天在注视着自己,心中暗喜,也暗自期盼他能是个文才卓著,才如其表的人。今天见他送来的诗,也承认他的诗意不俗,颇有些才气,然而却又嫌他欠于庄重,终究不是可托终身的理想人选,因此还是依惯例不予回复。
正在王偁左等右盼不见回音的时侯,他的朋友林鸿前来造访。林鸿是福清县的世家子弟,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因而被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洪武初年,林鸿被地方郡守以才人名义推荐到南京。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林鸿出口成诗,博得太祖的欢心,授官为礼部精膳员外郎。在京城,林鸿娶了豪门闺秀朱氏为妻,朱氏也是个才女,能文善诗,夫妻俩诗词酬唱,甚是恩爱甜美。可惜红颜薄命,婚后不到三年,朱氏因病而逝,令林鸿伤心欲绝;这时恰好又因林鸿性情孤高而与上司产生了矛盾。两件事加在一起,使林鸿心灰意冷,索性辞掉官职,回到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