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役,卫青的外甥、年仅18岁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也率领八百精骑,初次参战,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获得歼敌2000余人的辉煌战果。接着全军返回定襄、云中、雁门,经过短期休整,又在四月里再出定襄,击歼匈奴军万余人。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以后的几年里,汉军在河西(今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峡谷地带,也称“河西走廊”)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就使得汉朝西部边境的防御有了保障,从而为全面解除匈奴的侵犯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节 深入大漠,“漠南无王廷”
卫青最被人熟悉的战例是漠北大决战,可以说这是一场把他的智慧与勇气发挥到极至的战斗,在战斗中不仅体现了他谨慎小心的作风,更体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超乎寻常的果敢。
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卫青制定了固守的战略,以坚固的战车防御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而当黄沙突起的时候,卫青却展现了他少有的果断一面,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命令主力部队迅速进攻,在匈奴阵脚已乱的情况下发动突袭,终使得匈奴全军溃败。
漠北决战歼灭匈奴军三万多人,俘获匈奴数万,取得了堪称是汉匈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汉朝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主动权,匈奴则退缩在大沙漠以北,再也无力发动南侵。
进军漠北 逐走单于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一方面采取整理币制,盐铁专卖,加重商税等措施,以解决战时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乘匈奴新败势孤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深入打击其主力。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召集诸将会议,宣布进军漠北的决策说:“赵信为单于献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沙漠)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他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因势利导,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的作战指导方案。
随即集中兵力,组成两个大的骑兵集团,令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分为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卫青指挥的西路军,以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李广为前将军,曹襄为后将军,皆归卫青指挥。
这次进军是准备在沙漠地区与匈奴主力决战,因而大量人马的物资供应和军需品的运输补给,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汉武帝特别组织了随军运载私人行李的马匹14万匹,并以步兵数十万人,为大军转运辎重粮草,从而保障了这次深入作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