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大骗子郭伟如何当上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

日期:2025年11月22日 13:2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前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教授郭伟被指学术履历造假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今年9月,学校收到我校教师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将严肃问责,同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学生:他从未上过课

招生要求有服从意识、女生优先

据界面新闻报道,郭某带过的唯一一位博士林楚(化名)听闻郭某被揭发后发出质问,“我一个普通学生都能发现问题,难道其他人都发现不了吗?”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学校的什么人在引进人才的审核中“放了水”。

自2024年9月入学到2025年3月退学,林楚在江科大待了半年。

林楚是郭某的第一个博士生,跟他同一年进来的还有一位女硕士生。据林楚了解,2023年郭伟作为国家A类创新人才被引进校园,名义上前后共带过两届(4位)硕博研究生。因学生对其不了解,2023年,郭某只从别的老师那里分来了两位硕士。没多久,这两位学生因参与“联培”计划,去了别的高校。所以实际上,只有林楚和师妹算是郭某正经带过的学生。

2024年的双选会之前,郭某让林楚给自己做了一个PPT,页面上除他的个人简介和成就展示外,还额外补充了三个招生条件。分别是:具有服从意识;喜欢科研和钻研;女生优先。这在林楚看来是“一堆无理要求”,“尤其最后一条,导致女生不来,男生也不来。”

林楚称郭某身上始终传递出一种优越感,总爱显摆自己“多么厉害”,比如有时他会刻意提起在某期刊发表了重要论文的人是他师弟。还说自己和某某主编认识,承诺学生若想发表文章,只要他“打个电话就能搞定”。

郭某喜欢被学生叫“郭教授”。林楚在入学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要礼貌”,“要尊重导师”。

林楚对郭某深切产生怀疑,源于一篇论文。让林楚感到诧异的是,那篇文章中有一张作者郭某的彩色照片,“很明显不是郭教授”。也是那时起,他更加坚定自己此前的一些猜测。

林楚坦言,他对郭某的怀疑,始于入学后的第二个月。在现在的他眼里,“郭教授就是典型的骗子加神棍”。

在林楚的印象中,郭某聊起专业,一点都不像博导,“就比如两个人聊电动自行车,专业的人肯定会分析它的性能,电池功率等等。”而郭教授只谈及它的颜色,描述它的外观。

在林楚看来,郭某并没有要培养他做科研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暴露,他总是拖着,让我自己看书。”此外,郭教授课题组也没有实验室和器材。至少林楚退学前,他只在综合实验室有一个工位。

郭某一事引发热议后,有网友提出疑惑——如果郭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他的学生在听课时为什么辨别不出来?林楚对此回应,“郭教授从来就没上过课。”他提到,原本学校给郭某安排了面对硕士研究生的两门课,但却被他因“没有时间”而拒掉。

待在江科大的半年,林楚几乎每天都在做杂活。他负责给郭某做报销工作,“一周五天里有三天找我报销”。其次,还要帮他取快递,做PPT,打印资料等。

正是因为做报销,林楚掌握了很多郭某的花销证据。他提到,郭某报销的一些费用中,有花钱为自己做宣传报道的费用,有以主编、副主编身份出现在某些书里的费用,“还有不存在的实验经费”。一张时间为2024年10月的发票显示,4项名为“研发和技术服务”外加“测试费”的项目,共花费48000元。但林楚说,郭某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这些实验。那些书籍方面的花销,实则为郭某自费出版的费用。

实验经费发票。林楚供图。

2025年2月寒假过后,林楚因困扰于没人带自己做科研,找到学院领导倾诉自己的“不满”。他得到的解决方案是更换导师。考虑过后,林楚拒绝了该方案。“郭教授不喜欢那位‘青椒’,我怕那位老师到时候保护不了我。”2025年3月,林楚从江科大退学。

校方: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

学校也是受害者

公开资料显示,郭某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其长期专注于纳米结构材料、亚稳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研究,发表SCI论文180余篇。

《中国新闻周刊》从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官网了解到,该校于2024年1月开展首批“首席科学家工程”遴选工作。公开资料显示,郭某于2023年入职江苏科技大学。

依据《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首席科学家工程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青年科学家”以及“首席教授”三种岗位类别,每个首席科学家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可在聘期内引进专职科研岗教师6人,招聘科研助理1名。

首席科学家聘任采用学校直聘、遴选聘任两种形式。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郭某聘任首席科学家属于遴选聘任。《实施办法》显示,遴选聘任由学校发布遴选通知,在团队申报基础上,人事处会同科研院进行条件审查,组织专家评审,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郭某的学术材料为何能通过评审?该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郭某与国内许多科学家同名,当时他可能用了别人的成果,学校也是受害者。”

该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当前网络上有关郭某“在评院士过程中被发现举报”的传言不实。“院士的层次很高,我们学校的老师还没有资格去参评院士。”记者进一步追问郭某被举报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

对于郭某卷走大额科研经费的传言,该工作人员也予以否认。“科研经费不是一笔到账,是分阶段发放的,好多科研经费还在账上,并不是像网络上流传的卷走了几百万。”

成为江苏科技大学的首席科学家要具备哪些条件?《实施办法》显示,首席科学家需具有正高级职称,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两院院士、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全职引进,在校每年时长不少于6 个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及以上第 1 完成人;国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拨经费不少于 80 万元)主持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拨经费不少于 800 万元)主持人。

待遇方面,“首席科学家工程”各类岗位负责人选拔后可选择年薪制,首席科学家岗位的年薪参考《江苏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薪酬管理办法》执行。同时,学校为首席科学家所在团队提供 100平方米的科研办公用房,并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聘期内,校科研院会统一组织首席科学家团队进行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对聘期考核等级为“优秀”“合格”的首席科学家团队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津贴。对于考核优秀等级,奖励首席科学家团队 120 万元;对于考核合格等级,奖励首席科学家团队 90 万元。《实施办法》还提到,聘期内,聘任团队存在弄虚作假、违反师德、严重教学事故、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形的,取消聘任资格。

记者从《江苏科技大学2024年招聘“首席科学家工程”团队人才及科研助理公告》获悉,郭某为国家级重要人才,其团队主要从事块体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研究,包括样品制备、微观结构表征、结构稳定性、综合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团队锚定“深海空间站·深海作业装备”国家重大工程特定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在多尺度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编辑|段炼 易启江

校对|文多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九派新闻、界面新闻、中国新闻周刊、公开资料等

原标题:大骗子郭伟如何当上“首席科学家”?校方:我们也是受害者!学生:他从未上过课,招生要求女生优先、有服从意识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2254c7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大骗子郭伟如何当上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834) 热点(2698) 新闻(13610) 国际(5543) 娱乐(5129) 视频(131) 综艺(1817) 影视(3454) 音乐(2082) 民生(4107) 行业(488) 财经(1849) 股票(393) 时装(10) 商机(19) 女性(432)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80) 养生(105) 医学(379) 母婴(114) 亲子(56) 旅游(433)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268) 观点(1056) 房产(1168) 汽车(31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74) 展会(4) 数码(232) 足球(222) 体育(1113) 教育(1450) 高校(1752) 法制(2402) 军事(550) 游戏(262) 小说(992) 美女(21469)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3) 历史(366)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2)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